發表文章

線上Markdown編輯器————Dillinger

圖片
線上Markdown編輯器————Dillinger 今天要來推薦一款強大的Markdown編輯器 Dillinger 我個人認為它有相當多的優點,沒什麼缺點,真的很方便使用,文件編輯一般會想到的是MS的Office系列,但是一般做個小筆記我不想開word阿,而且我用elementary OS也沒有Word可以用(是有Office 365啦…),但是最重要的是Office要錢阿!!!!貴鬆鬆的…所以當然要想辦法找到方便做筆記的方法阿 我在工作以前完全不知道Markdown是啥鬼東西,直到有一天我上班時突然好奇副檔名".md"到底是什麼的時候,就開啟了我Markdown學習之路xD,Markdown語法簡單,但是很多、很雜,一時之間要記起來對我來說也不容易,需要常用才會記得阿 扯遠了…,總之Markdown是一個很泛用的語法,到處都用的到,對工程師有很大的幫助。以下列出我對Dillinger的優缺分析 優 不受平台限制,不管你是Windows、Linux、macOS,只要打開瀏覽器皆可用 預設畫面包括多種語法使用,方便新手入門學習Markdown時使用 (一開始學總沒辦法記起所有語法嘛) 畫面左右分割,在左半邊編輯你的Markdown,右邊即可看到預覽效果,滿足 所見即所得 可以連動各大雲端空間, Dropbox、Github、Medium、Google drive、One Drive ,並且有自動存檔的功能 可以從雲端空間匯入文件 支援3種輸出 HTML、Markdown、PDF 及3種預覽效果 畫面精簡、好看 缺 輸出PDF時中文會變亂碼(還是只有我這樣?) 插入圖片時有點麻煩,要手動打全部路徑或網址,需要大量圖片時會非常不方便,我用過 Typora (需下載安裝),可以跟Word一樣很直覺的插入圖片 對我來說缺點真的很少xD,只有其中插入圖片是一大硬傷吧,不過一般做筆記、練習Markdown語法很夠用了,推薦給大家~

Git入門———Pro Git 閱讀記錄

好久沒更了..... 之前一直沒想到要寫些什麼,下班又精神不濟,藉口一堆,哈 不過之前有小玩一下 AWTRIX , 買了整組材料,打印殼,焊接,最後雖然是完成了,不過我挑的3D列印品質很差,公差太大導致組不起來,真的要組的話需要用黏的,所以就不獻醜了xD 先說一下Pro Git這本書,非常推薦完全沒有經驗的人來看,只要看完前幾章,在一般情況下就可以應付日常使用,電子書可以從這裡 下載 。 在看這本書之前,我已經使用git一段時間,基本指令都算熟悉,只不過我原本學習的方式是透過網路東查西查,總覺得學習的沒有系統,所以想說來看一下書裡是怎麼寫的,複習順便看看有什麼指令是沒學到的。 這一篇我想記錄一下前三章的心得,把基本指令記一下,以後忘記可以來看。 Getting Started 這章在介紹版本控管的歷史,沒sense的話可以看一下,不然就可以直接看What is Git? 了解Git架構, Three States 的概念很基本很重要,一定要記得。最後就教怎麼安裝跟設定, git config --global user.name "John Doe" git config --global user.email johndoe@example.com git config --list git config --global core.editor vim git help <verb> git add -h Git Basics git init git add *.c git commit -m "first commit" Clone with rename directory 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libgit2/libgit2 mylibgit git status //Short Status git status -s 我常用指令為 git st -uno 通常我只在意staging跟changing files gitignore gitignore其實有很多細節要注意,沒寫好就會造成上傳再下載時的結果不如預期,對開發SDK來說會是很嚴重的錯誤,需要好好搞懂,建議搭配下面文章一

在elementary OS中以virtualbox安裝win10

圖片
最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,一台電腦可以接多個滑鼠、螢幕、鍵盤, 那可不可以將一台電腦分同時兩個人用呢? google一台電腦兩人使用,找到了一些答案,在windows下可以透過像是"betwin"這個軟體來達成,不過不曉得有無支援win10,似乎是一個老牌軟體了 而在linux上也有類似的軟體,叫做"multiseat",看了看感覺需要研究一陣子才弄得好,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google看看xD 最後一個就是廣為人知的一個方法,透過虛擬機來完成. 說到虛擬機就想到VMware跟VirtualBox了,而VMware因為要錢就不在我考慮範圍,所以當然是用VirtualBox啦 Virtualbox這套免費軟體有支援linux和windows,平常的用法可能就是在windows系統上透過virtualbox來跑ubuntu,學習linux環境,不用害怕把系統弄掛,可以隨便亂玩,是個很棒的學ubuntu的環境配置. 而今天我想要的是在elementary OS上裝VirtualBox跑win10,然後達到一台電腦可以兩個人用的效果,這種方法電腦需要兩組鍵盤、滑鼠、螢幕,而且電腦要有一定的等級,不然跑起來肯定不順。以下是我配置的步驟 安裝Virtualbox 在eOS下直接用apt安裝即可,我安裝的時候是6.0版 sudo apt install virtualbox 如果是要從官網下載,就下載Ubuntu版本的deb安裝檔,透過dpkg安裝 sudo dpkg -i XXX.deb 注意一下安裝訊息,如果有缺相依的套件會安裝不完整,根據提示自動安裝缺少套件 sudo apt --fix-broken install      2.建立win10虛擬機 開啟Virtualbox新增虛擬機,設定好名字後按下一步 這邊主要做的是一些硬體設定,就看想要設定多少,文末會貼出我的設定,設定完後建立出虛擬機會像這樣      3.掛載win10 iso檔並安裝 選取虛擬機按Settings(中文會顯示"設定"),到硬碟的頁面將光碟機選擇掛載win10 iso檔,挂好之後就可以啟動虛擬機,開始win10安裝流程, 安裝好後會要求

在Linux環境下如何讓手機透過usb分享網路給電腦

圖片
        由於租屋的地方網路壞了所以先用手機分享網路給電腦擋一下,本來在windows上共享網路用的好好的,可是切到elementary OS後網路卻變得非常慢,直覺想到應該是什麼driver沒裝到,所以我先改用wifi連接手機熱點,確認網速是正常之後,更加確定是少裝drver了。         後來查了一下,是需要g_ether 這個 module,這個module預設是build成.ko檔,沒有build-in,所以就安裝它 modprobe g_ether 然後再用lsmod確認一下 然後再試一下網路,速度就正常啦~!我覺得我越來越有sense了xD 最後補充一下,Android手機那邊的設定就是在接入usb後會出現對話框,預設是充電,改成網路用就OK了,很簡單的,iphone系列的就不知道了xD

在Elementary OS 編譯及更換linux kernel

圖片
          這個禮拜想說來試試看自己編譯並更換核心,基本上我是照著底下那篇文章做, https://www.cyberciti.biz/tips/compiling-linux-kernel-26.html 雖然我下載的是5.1.15版,不過步驟都一樣並沒有差. make過程大概1小時(i7-8750H),中間有出一點錯是因為我把kernel放在ramdisk裡面make,build到後來空間不足停下來,我把整包kernel搬進SSD就成功build好了。(RAM是不是該加大了xD) 不過當我做到reboot這個步驟時,發現沒辦法開進新kernel(果然沒那麼順利xD), 出現"Error: Out of memory",按enter後出現kernel panic的錯誤如下: 發生這情況時,只能先從grub裡選舊kernel開機,然後開始找問題,最後我用"ls -lh /boot"觀察到新kernel的initrd.img的大小是原本的10倍大!原有的initrd.img-4.15.0-51-generic 只有57M,但是5.1.15的卻是500多M,我感覺這我找到問題的所在了.         我就開始google initrd,找到一篇文章 https://unix.stackexchange.com/questions/270390/how-to-reduce-the-size-of-the-initrd-when-compiling-your-kernel          照最佳回答下指令後,重新產生initrd.img sudo update-initramfs -u -k 5.1.15 然後再看一下/boot資料夾, initrd.img-5.1.15的大小正常多了... 再更新一下grub,重開機後就可以進新kernel啦 sudo update-grub         會自己build kernel後就可以開始做自己需要的kernel出來了!需要什麼module不需要什麼都可以自己決定,可是kernel的選項實在太多,真的需要好好研究一下才知道什麼可以關什麼不能關xD,不然系統可能會不太穩定!

linux terminal 快捷鍵

以下是我認為比較有用可以記下來的 環境:elementary OS 開新terminal Ctrl + Alt + t elementary OS 預設為 windows key + t 新terminal分頁 Ctrl + Shift + t 關閉當前terminal 分頁 Ctrl + d 關閉terminal Alt + F4 切換分頁 Alt + N (1~9) 光標 光標移到行首 Ctrl + a 光標移到行末 Ctrl + e 光標往左移動一個字詞(空白、符號為界) Alt + b 光標往右移動一個字詞(空白、符號為界) Alt + f 删除當前位置至末尾的所有内容 Ctrl + k 删除 當前位置 至开始的所有内容 Ctrl + u 刪除前一個字詞,以空白為分界 Ctrl + w 刪除後一個字詞,以空白為分界 Alt + d 刪除游標當前字元 Ctrl + d 以上刪除皆有複製功能,而貼上的指令為 Ctrl + y y means "yank"

Linux 無線網卡如何用指令連AP? 以Elementary OS為例

圖片
        在Elementary OS中,要連wifi的話很簡單,就在panel中找到網路的 indicator,裡面有wireless分類找到想連的SSID按下去就好了,大不了再輸入個密碼,其實跟其他作業系統沒什麼差別。但是我今天想學的是怎麼用指令連AP,以下示範 先找出WiFi 介面的名稱, 我的環境下是wlo1 ifconfig -a 帶-a的參數可以看到所有interface,包括關閉的 如果發現interface並非up狀態,請先開啟interface sudo ifconfig wlo1 up up狀態會是顯示這樣 interface起來後才能掃描AP sudo iwlist wlo1 scan 正常應該會掃到AP並列出訊息像這樣 假設我今天想連SSID為QAQ_5GG的SSID, 這是一個有加密(WPA2)的SSID(密碼12345678),我想連上它就要先寫一個 wpa_supplicant.conf的設定檔如下 (我放在Downloads裡) ctrl_interface=DIR=/var/run/wpa_supplicant GROUP=netdev update_config=1 network={  ssid="QAQ_5GG"  proto=RSN  key_mgmt=WPA-PSK  pairwise=CCMP  group=CCMP  psk="12345678" } 參數解析 ctrl_interfac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//設定socket路徑 update_config=1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// 允許wpa_cli自動更新設定檔  proto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//設定WPA(WPA)/WPA2(RSN) key_mgmt=WPA-PSK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// 要用PSK(WPA-PSK)或EAP(WPA-EAP) pairwise=TKIP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//要用AES(CCMP)或TKIP